admin 發表於 2021-6-4 14:19:18

65年前大陆记者眼中的台灣(特别报道)

沿途瞥见不少接待的行列,有的是远从数十里外的村落步行来的。处处结有彩牌。另有一首全台同一的接待歌,词中有“哈哈,处处欢声。600万民齐快活,壶浆箪食表接待!”句。记者们在台北听到這歌声,在基隆也听到過。

——上海《至公报》1945年12月22日第二版,纯青《台灣拜候记之一:台北一月(上)》

台北的物資扶植,和一切风土情面,在概况上虽已落空了中國固有的特点,使咱们无穷感伤,但是另外一方面,台民接待咱们的情感,至為强烈热闹,特别是在基隆到台北的火车上,农夫纷繁以果物食物赠予咱们,并以海内現状见询,足见台灣同胞對治療腰痛,故國關切的深入,同時更可证实已昔日人在台灣文化與思惟上的管束,彻底是心劳日拙,并未得到预期的结果。

——上海《至公报》1946年1月1日第六版,范寿康《从台灣返来》

●台灣西海岸中南部

咱们晓得此即将為台胞接待的工具之一,但不晓得是蹈情的火海。几多次我為台胞的无邪與热忱冲動得堕泪。比起故國来,我讨厌中华民族的苍老,而艳羡台我同胞的年青。他们每小我,非论男女老少,都有没有尽藏的故國爱。

●苗栗

由新竹往苗栗入夜了,瞥见车站外火炬光辉,万头攒動。咱们很是受惊,记者何人,敢當如斯接待的行列。苗栗讲客话(客家话),有時要颠末两道翻译,由國语翻闽南话,再由闽南话翻成客话。但说话并无阻隔相互情感的交换。夜會上,话说了不少,欢声倾屋。六三白叟邱义质含泪谈罗福生(应為罗福星,编者注)的革命故事,他身與其役。我想起台北桥头一副春联“自有生民怀祖國,不胜遗老话前朝”,一阵心伤。

●台中

11月11日志者团行抵台中,驱车往雾峰拜谒林老師长教師献堂。林宅号景熏楼,中國式,甚為都丽。林師长教師说了两件事:1、日本统治下,台灣人毫无政治职位地方,在台中州仕宦中,台灣人只有13名助理员警,其余都是日本人。2、经濟抽剥很万利,日本逼迫買收甘蔗,每百斤6毛钱,甘蔗不如土沙?台中政治水准冠全岛,人材辈出,文风极盛。是晚宴會,许文葵師长教師即席朗读《满江红》,激昂大方高歌,發指眦裂。他们群情纵横,豪情激荡,无不以汉族的好儿孙自矢。

●屏东

屏东座谈會上,吴振丰君站起来,说几句:“日本降服佩服時我愉快达旦,畴前,不敢说咱们是汉族。”说到這里,他的喉哽,忽地哭泣哭起来,爱國热忱的表露如斯。我包管先容他的眼泪给故國同胞们。

●东港

屏东一宿,来日诰日過潮州,往东港。东港因咱们拜候,而鼎沸起来。全市狂欢,爆仗如雷,接待行列长数里。处处受喝彩,被包抄。在甲士會馆開會,男女数百人席坐,每小我都堆满笑脸,头上披發水蒸汽,眼睛闪闪的吐火。“长者们,兄弟姊妹们。”我例外站起来抢着说:“看你们的面,看你们的眼,一切都说在那邊了。咱们已彻底领會。记者团被你们的热忱烧焦了。咱们5小我,要以措辞来信用借款,感激。”因而吾们每小我措辞。此日晚上宴會,设36席,盛况空前。席間,有京調助兴,还给咱们加冠。记者的确变了钦差大臣,其实万分惊慌。席散,夜色沉沉。

●阿里山

行车6小時,经由過程63個地道,气温约降下摄氏13度,才拖到了阿里山。你永久不克不及健忘,阿里山车站已被人潮浸没,火光烛天,声波杂遝。咱们被簇拥到阿里山饭馆去,這是一家都丽赛皇宫的日本旅店手指腱鞘囊腫,。同事费彝民代表答词:“没有到阿里山,不晓得台灣的标致;没有到阿里山,不晓得台灣的伟大;没有到阿里山,不晓得台灣的富藏;没有到阿里山,不晓得台灣同胞爱國的强烈热闹。”

以上是中南部观光的纪实。穿观光的轴是受猖獗的接待。想起来,心还焚烧,热得出汗。有结论吗?有,名誉归于故國,名誉归于抗战。

——以上均為上海《至公报》1945年12月26日第二版、27日第三版,纯青《台灣拜候记之二:二十三天的观光》

●台南

记者即是11月1九、20两日在台南观光。……记者观光時,适见一年级生上國语课,挨次朗读总理遗言一遍,虽發音尚待研習;但台胞热情國语進修,已成廣泛民风,是以今朝最大必要,為良好師資及各类必需课本。

——天津《至公报》1945年12月24日第二版,费彝民《台灣周行》

跋文

台灣记者团11月10日自台北動身,周历新竹、苗栗、台中、鹿港、大甲、彰化、嘉义、北港、台南、安平、高雄、屏东、阿里山……诸地,观光口岸、油田、农场、丛林、渔村、黉舍、工场、蕃社、庙宇和胜景奇迹,于12月2日返抵台北。全程用時23天,所获印象大概有:一、台胞虽受外族统治50年,但始终连结故國文化,吊唁故國景物,规复以后,各地台胞欢欣鼓動之热忱,可于其猖獗庆贺强烈热闹接待中见之。二、台胞對付故國实际情景,至關隔阂,文字與说话两方面尤感痛楚。此后必需一方面全力推行國语,補習國文。一方面更应极力增强台灣與故國之精力交换,止鼾枕推薦,文化交换,俾久离故國之台胞,早與我故國兄弟真正打成一片。

——天津《至公报》1945年12月24日第二版,费彝民《台灣周行》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65年前大陆记者眼中的台灣(特别报道)